maxresdefault.jpg轉載自網路

以下是我七八年前的《蕩寇誌》觀劇心得,如有有觀點偏激和不專業用語的地方,請笑笑置之!

對於熱衷於電影藝文者的人而言,吳興國是《賭神》裡的仇笑痴,是《青蛇》裡的許仙,是《上海灘》裡的流氓大亨馮敬堯,更是《西安事變》裡的蔣介石。對文藝愛好者來說其身份則是創意無限的混搭京劇出品人,然而新編京劇《蕩寇誌》簡直中了面目全非腳,褒貶不一,年輕人看樂了,老一輩的盡說是「瞎演、亂扯」。在於傳統戲劇的改變與傳承途上,創意仍備受考驗啊!

過去觀看當代傳統水滸戲《林沖夜奔》時,林沖,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,本想立功封侯,卻遭奸佞所害,成為了亡命之徒。將林沖大起大落的生命經歷演得血淚交織,以及搭配上《折桂令》唱詞,更顯淒涼。搖滾京劇《蕩寇誌》所演的《水滸傳》是基於一百二十回本的版本改編,將征遼、打田虎、擊王慶、拿方臘,全都一一呈現,卻讓人憂喜參半。京劇武打固然好看,但真經得起連看兩個小時嗎?

就武戲套路來說,《蕩寇誌》並未做改造。確實,《蕩寇誌》翻轉不少京劇傳統。於第二場「師師」中,李師師的高跟鞋、網襪(個人實在無法接受),宋江的白帥、一身銀裝,確實是刺激了台下的觀眾。奇形怪異的服裝,再畫上誇張的妝容,壓根看不出是戲曲。然而戲曲畢竟不盡在行頭上,第六場「征遼」走的是《紅桃山》車輪戰的路子,將扮演天壽公主的演員的技巧嶄露無遺;征田虎運用詼諧手法的丑角戲,趣味俏皮;征王慶則是武戲中的絕不冷場群戲,將氣氛推向高潮。

文學原著對這三次戰爭描寫的盡落俗套、死板,然京劇武打雖是套路,不過方演員在台上打出生氣,精采絕倫,即可吸引人。征遼、打田虎、拿方臘,若是一段段完整地打,想必都可以比劃上半小時;若是一筆帶過,場上亦熱鬧一下,跑個圓場、翻個跟頭完事,想必許多人會有食髓知味的想法。然而蕩劇將這三場武打處理了得,各有所長、線條鮮明,不拖泥帶水亦不敷衍了事,余對此讚譽有加。

除去武打套路,衣著妝容已讓人瞋目結舌。再加上彈跳床、踩高蹺、流行舞、搖滾樂,及一些非京劇傳統的舞蹈動作,都使這原本中規中矩的武戲看上去奇特得很。加新易,拿捏的好不易阿。

《蕩寇誌》此次除了吳興國先生,劇中的演員都非常年輕;服裝風格合乎年輕人的口味;節奏董次大刺,且不斷製造爆點;再運用搖滾精神、街舞元素等年輕人熟悉的藝術形式。之所以能成立這一切,無非是主創有想法地將傳統京劇元素和新元素與《水滸傳》故事導向同一個方向。

就施耐庵的《水滸傳》來說,更是見仁見智。不論是光明磊落、陰謀厚黑、亦或是大逆不道、殘暴情色或重情重義全部都有,難以相信是在論述同一部文學。藉梁山闡述社會中的百態萬象,裡面講的「替天行道」與「吃人」都令人玩味;或是藉梁山表現集體英雄主義,因此梁山便成為民間尋求英雄與正義的落腳處。《蕩寇誌》選後者,將全部的英雄聚在一起。(如是英文翻譯的水滸傳書名《四海之內皆兄弟》)《蕩寇誌》的梁山惟獨「大哥」和「兄弟」兩種人。武松、林沖、阮小七、顧大嫂,各個在水滸傳中色彩鮮明的人物,於《蕩寇誌》中,都被抹去了自身的色彩,化為一聲「兄弟」。「兄弟」是作為同一意志集體出現。這種集體英雄主義,將「梁山好漢」煉成了鐵板一塊,越踢越硬。更重要的是,集體英雄主義又不同於主流意識形態下的集體主義宣傳,它帶有更多的叛逆性、娛樂性(就像是電影《艋舺》),恰恰正是年輕人所喜愛的。《蕩寇誌》中梁山兄弟的團結一致、快意恩仇、兄弟情義,他們的戰鬥,他們的狂歡,都滿足著年輕人的感情需求。尤其是處於擺脫童年依賴和適應社會生活之間的青年人。

《蕩寇誌》既要演出「青春」、「快意恩仇」,那就得利索、要鬧、要刺激觀眾。鑼鼓本已經很熱鬧了,卻還要加上鐃鈸,可想而知過去的藝人也怕武戲不夠響、不夠鬧、不夠刺激。因此京劇再融合搖滾,讓全場觀眾盡情享受視覺與聽覺的藝術饗宴。

「搖滾京劇」,落點仍在「京劇」,因此「搖滾」是烘托氣氛的一種技術手段。京劇由於其自身特色,極少合唱,也並不適於合唱。而《蕩寇誌》為表現「兄弟」的集體意識,則需要能令眾人頭腦發脹、拋棄理智。因此沒有比搖滾更好的選擇。搖滾有足夠的感染力,響、鬧、刺激三者皆具。如某場梁山兄弟唱著同一首戰歌踏著士兵的步伐,當他們不分你我,肩並肩向前衝……… 。搖滾的感染力在上半場的結尾被充分利用。上半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收尾,情感的小高潮,它的結點在勝利的狂歡上。搖滾接過了這個任務,並按照搖滾的傳統,將樂手也請上舞台和演員共舞,最終將上半場的氣氛推向頂點。

 

然而下半場悲進我心坎。梁山好漢的死亡,一一輕輕帶過,略感失落。其重頭戲「飲毒酒」,宋江並沒有拒絕喝下毒酒,不僅自己喝,為防止李逵造反,還拉上李逵一起喝。講義氣、眼裡只有大哥的李逵死時還是好傻好天真,宋江依然愛著兄弟和大宋,他亦無悔也無怨。英雄的窮途末路常是悲歌,無論在西方戲劇或是我們東方戲劇皆是如此。英雄的慘澹,滿心抱負,卻無處可用,既無奈亦不甘。李逵之死令我紅了眼眶!到是宋江那過多的垂死掙扎,令人不解也未在情感上激起共鳴。不過,宋江死後還有尾聲。李師師再次出場,與初現時毫無區別,風情萬種欲侍君王的她,好似從未在燕青面前流露真實情感與其悲其哀,彷彿之前的歡鬧、慘烈不曾有過。轟轟烈烈,過眼雲煙。讓我想到我極愛的一句話「愈是刻骨銘心,愈是雲淡風輕」。徽宗在夢中見到梁山兄弟,他們不甘地唱罵著且一步步逼向徽宗,最終在徽宗周圍一個接著一個做殭屍倒。皇帝活著依舊是皇帝,賊寇死後便不是賊寇了。(劇終)

 

看到「搖滾京劇」幾個字的時候,一些老劇迷嘴上振振有詞,臉色微恙的畫面出現在腦海中。京劇究竟是什麼?凡是有些年頭的東西,都會產生「傳統」,那「傳統」究竟是什麼? 我只知道他是神,傳統的手一伸遮天蓋地了,實用、審美乃至全部理性都不能當準則。張國榮的《霸王別姬》,贏得讚譽與美名,他駕馭傳統、保留傳統,再加上電影文化,毫無衝突可言。然而過去經常聽見某種說法:某大師那樣唱過,某老闆曾經用過,一件事有個德高望重的前輩做過,此事便獲得「認可」並蓋上暢行無阻的通行證。譚派諸葛亮需掛佛珠,因為追溯歷史是慈禧賜給譚鑫培的;旦角包頭綢子,是地方戲在左,京劇在右,因為這是老藝人特意加以區別的,種種「傳統」在許多人眼中是京劇特性的表現,是流派特性的表現,要是改變了,就嚷嚷著京劇不成京劇了,流派不成流派了。因此這些「傳統」就像「佳習」必須一直伴隨著。「佈新」其實是好事阿!

 

當有人打破就說是離經叛道!吳興國或許是捨棄了許多「傳統」。《蕩寇誌》裡的服裝是電玩風格,妝容更是絕了,再添上一些自創的招式。不過我想還是沒人敢拍胸脯掛保證說《蕩寇誌》並非京劇的。蕩劇可謂中西合併,劇中人物動作部分經過舞蹈化,其他仍是照京劇傳統呈現;說話是京劇念白,唱是皮黃與搖滾,如果說有不唱皮黃的部分便不是京劇,那麼《連升店》(一齣以說白為主的著名小型京劇諷刺喜劇)這種無唱的戲算什麼呢?

 

總結《蕩寇誌》是京劇非京劇根本不是重點,戲劇主要好看的、有情思的、能面面俱到的戲劇都可稱為好戲劇。主創視京劇為人生的一部分、更懂得「水滸」、亦了解青春,在重傳統的人眼裡認為是胡搞的橋段,孰不知都是用心設計和精心挑選。姑且不論搖滾還是京劇,在周華健的曲、張大春的詞下,使京劇演員在跳流行舞時都非常自然,更能看出他們經過不同文化藝術的薰陶,使得各方面的專業都表現的可圈可點。音樂方面,澎湃的開場,磅礡的氣勢隨之而來,簫聲的京劇散板時感淒涼、女聲版的「一江春水,向誰邊流去」是那風雪走過,無痕,獨留風月!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絕對是為李師師量身打造的歌曲《紋身》,詞道的是恰恰好呀!我想水滸中的熱血最好的詮釋無疑就是搖滾。

 

《蕩寇誌》為挑戰新編戲的新人們帶來一個好的榜樣。

我們要看戲的要清楚戲曲的爭論重點不應是「守舊」和「創新」,藝術最重要、最不可或缺的是「堅持」。

 

 

 

2021 吳興國經典復刻-貳號作品《暴風雨》私心推薦分享

177719555_10158623103453929_1774088196626078708_n.jpg177306808_10158623103158929_1756951209162840586_n.jpg

圖片與資訊轉載自當代傳奇粉絲專頁

過去兩個月緊鑼密鼓的排練,好不容易走到了最後一哩路,卻被突如其來升溫的疫情給打斷,所有參與的演員、樂師、技術、行政夥伴們都覺得很沮喪,但是我們相信此時的台灣更需要大家團結抗疫,我們一定不會被打倒的!
這齣戲是當代傳奇劇場想送給臺灣的禮物、送給這座島嶼的祝福,我們承諾大家,一定會再把《暴風雨》帶到舞台上,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當代傳奇劇場,疫情期間也請大家保重自己,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、出門不忘佩戴口罩、勤加洗手與消毒,待疫情趨緩,我們劇場再見。
【OPENTIX節目取消公告】(公告日期2021年05月12日)
原訂於2021年05月22日(六)19:30、2021年05月23日(日)14:30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及2021年06月04日(五)19:30、2021年06月05日(六)19:30、2021年06月06日(日)14:30於國家戲劇院演出之《力晶2021藝文饗宴 吳興國經典復刻-貳號作品 暴風雨》,因應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」防疫工作,將取消演出,造成不便,敬請見諒。
退票辦法如下:
一、【刷卡購票/手機取電子票者】無須親自辦理,系統將自動退刷全額票款至購票信用卡。
二、【現金購票者】
方式1. 購買高雄衛武營場次的觀眾請於2021年06月12日前持票前往OPENTIX臺北、臺中、臺南、高雄服務處辦理全額退票;購買臺北國家戲劇院場次的觀眾請於2021年06月30日前持票前往OPENTIX臺北、臺中、臺南、高雄服務處全額退票。
方式2. 如不方便親自辦理退票,購買高雄衛武營場次的觀眾需於2021年06月12 日(含)前(以郵戳為憑,須自行負擔郵資)、購買臺北國家戲劇院場次的觀眾需於2021年06月30日(含)前(以郵戳為憑,須自行負擔郵資)掛號郵寄票券至 100011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-1號(OPENTIX電商營運組 蕭小姐收)請務必附上存摺影本及電話聯絡資料,以便退款至您的帳戶。
※提醒您:票券寄回前請先記下票券上的訂單編號(如:202001220000123-1),以利後續來電查詢退票狀況。
三、向主辦單位購買之有價票券者,請洽當代傳奇劇場辦理,聯絡電話(02)2392-3868分機18(每日10:00-18:30)。
若其他疑問歡,請洽詢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客服中心(02)3393-9888 (每日09:00-20:00)

 

吳興國經典復刻-貳號作品《暴風雨》

高雄場  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

5.22 (六) 19:30  /  05.23 (日) 14:30

購票網址  https://reurl.cc/raoVL4

台北場  國家戲劇院 6.4 (五)-6.05(六) 19:30  /  6.6 (日) 14:30

購票網址  https://reurl.cc/raoVL4

花蓮場  花蓮縣文化局演藝廳 5.29 (六) 19:30

票價:500 購票網址 https://reurl.cc/1gLzrX

 

247D3B79-B307-4567-8192-E20313F8BEF0.jpg

2014.12.28 攝於嘉義表演藝術中心

arrow
arrow

    芷廷|Ste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