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右任先生曾說:「我的字,筆筆有來源,字字有根據,凡沒有根據,沒有來源的筆畫,我就避之不寫,而直接寫原筆符。」

張禹風」老師從事書法教育迄今已五十四載,題一字可比千金,然而其無心於藝術市場,僅乃潛心於研究「標準草書」的文人。

S__13819919_0.jpg

張老師費時十年與妻子一同完成《千文草書寫法分析》,初出版後又經九年六輪的教學,發現內容仍有進步空間,終於2020年臘月完成「精闢版」!
現場聽張老師講述草書之創立,是應時代生活之需而產生的。草書書寫快速流便,是文字為人類表達思想、發展生活的工具之一,經過千載演進,名類眾多,由起於西漢,盛於東漢,字體具隸書形式,有章可循的「章草」(可以說是隸書之寫)。再至始於漢末代表作品為王羲之《十七帖》的「今草」,最後則是唐代以張旭、懷素為代表的「狂草」(亦稱一筆書)。
張老師表示「草書是利用符號,而不是使用部首。如果寫草書不用符號,就容易寫錯字,容易遺忘,筆畫也不流暢。」畢竟說文解字僅有9353個字。古人又云:「知其然而書者謂之善書,不知其然而書者謂之亂書。」可知學草書必須明白符號結構與演變,選字應以易識、易寫、準確、美麗為原則的標準草書。(標準草書是于右任整理的一套草書標準,同名字帖《標準草書》,由當代草聖于右任編纂的草書帖。)
現已過仗朝之年的張老師,為了推廣「標準草書」,讓更多人認識,剛好受到野菱蔓生共創實驗基地的熱烈邀請,因此同意其孫張康共同策畫師生書法特展,實屬難得啊!
寫書法,能修身養性,能強健體魄,張老師時至今日仍是每天蹲馬步站著寫書法。景仰!景仰!推薦大家去展覽「靜氣凝神,細觀其韻」,去感受每一幅字畫展現出的不同氣韻。

S__13819921.jpg校訓出現

S__13819934.jpg

S__13819924.jpg

S__13819927.jpg張寧|緋牡丹的頑強

【凝露齋師生書法特展-展覽資訊📢
參展作者:張禹風、陳美智、宋良銘、于美珠、張立容、徐秀寶、施孋娟、尤靜怡、張寧
展出至2021/5/23(日),每週一、二公休
參觀時間:10:00-19:00
展覽地點:野菱蔓生共創實驗基地(桃園市龍潭區龍元路45號地下一樓)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芷廷|Stesha 的頭像
    芷廷|Stesha

    Stesha|芷廷在幸福的每一天

    芷廷|Stes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